• 中国机器人教育网
  • ◆◆

    微信扫描二维码与机器人教育网亲密接触
    精彩活动,劲爆优惠触手可得!

    中国机器人教育网微博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资讯
  • 资料
  • 视频
  • 人才
全网搜索
  • 网站首页
  • 4S中心
  • 在线学堂
  • 培训基地
  • 教学设备
  • 成果展示
  • 科技前沿
  • 人才专区
  • 资讯动态
  • 资料下载
  • 互动论坛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技创新
  • 技术创新应用

机器人在美联社写新闻

发布日期:2015-01-28 11:31:27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近日,老牌媒体美联社新动作频频。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媒体,美联社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决心,而这一生存态度也被其执行主编卢•费雷拉(LouFerrara)所秉承。Ferrara进入美联社以来,就被委以利用社交媒体和新技...

       近日,老牌媒体美联社新动作频频。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媒体,美联社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决心,而这一生存态度也被其执行主编卢•费雷拉(Lou Ferrara)所秉承。Ferrara进入美联社以来,就被委以利用社交媒体和新技术来扩大美联社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的重任。而他更是推动美联社使用机器人撰写商业营收报告的功臣,并在全球新闻界掀起了“机器人新闻”大潮。

       作为一家有着168年历史的非营利新闻机构,美联社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由合作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除了给美联社供稿,这些机构也能获得由美联社发布的消息。截止到2005年,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和超过5000家的电视和广播电台。

       作为一家老牌的传统新闻机构,美联社同样面临着网络技术带来的冲击。报纸和广播收入的急剧下滑使得美联社不得不调低自己的收费,并寻找新的出路——拥抱互联网成为美联社发展的基调。作为一位从业超过20年的媒体人,执行主编Ferrara担起此番重任。自2005年7月加入美联社后,Ferrara一直致力于推动这家传统新闻社的数字化改革。

临敌新媒体:老牌机构的“逆生长”之路

       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一直被视作事关美联社未来命运的重点工作。由于传统的印刷物、广播等都已经不再适应“Web 2.0”的时代需求,美联社在保持其核心价值的同时进行大幅度改革,以适应电子时代的挑战。未来的新闻是属于“我”的个性化新闻,将由用户自主决定在何时、何地、何种设备及如何运用。这一切促使美联社在近年通过实施多媒体战略和新媒体战略保持其活力。

       作为美联社执行主编的Ferrara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大将。回顾费雷拉的从业经历,其对新媒体的运用备受好评。早在互联网的普及阶段,Ferrara就开始致力于尝试将公民新闻和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结合。

       对于新媒体形态的重视,使得美联社专门推出美联社员工的社交媒体使用规则。规则中提出,美联社及其每个员工需要在社交网络领域为提升媒体品牌效力。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美联社记者收集信息、分享链接的必要工作。在规则中,美联社甚至列出了详细的注意事项,包括保证发布信息的准       确性、及时回应用户反馈的消息、核实信源的真实性等。

引入新技术:美联社“潮范儿”十足

       正因为主动接纳和研究新技术的运用,Ferrara初进美联社就承担该机构网络内容层面的管理,并逐渐升职为这家新闻社的执行主编。

       与Ferrara的理念相一致,新技术被充分利用来提升美联社在网络上的新闻影响力。为了满足用户在网络上的新闻阅读需求,美联社开辟了一系列基于新技术的报道方式,包括可搜索的信息数据库、网络高清视频直播报道、新闻实时共享平台、采纳由用户在网络上提供的信息源等。这些都是美联社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新使命。

技术新红利:机器人新闻占领地球?

       今年7月,美联社因宣布采用自动化技术撰写公司财报而再度引发业内关注。在创新技术的尝试运用上,美联社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在推动该项变革的背后,费雷拉功不可没。

       新技术是提高媒体运作效率的重要工具。Ferrara认为,记者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释财报数字背后的意义,发现财报后的趋势和独家调查。针对常规的财报业务报道,自动化写作不仅能提高出稿速度,也扩大了出稿量,效率将由此提升十倍之多。美联社称,记者们每个季度能够产生300份企业财报,而使用机器人以后,他们能在同周期里产生4400份企业财报。

他把机器人招到美联社写新闻

       未来,美联社还将继续扩大自动化技术在内部的运用,除了财经商业消息,体育类报道也会成为新技术运用的实验领域,像NCAA2、3赛季的比赛都可尝试使用机器人报道。。

人与机器迷思:孰优孰劣?

       对于记者与自动化之间的关系,Ferrara认为,引入机器人新闻的目的是减轻记者的负担,而绝非要用技术来完全取代记者的工作。

       我们还是需要记者来报道商业新闻的。我们主要是使用机器人来撰写跟数据分析相关的商业新闻。我不能让我手下大批的记者浪费那么多时间在数据分析上,我需要他们去做报道。”

       他补充道,机器人若能为记者分担数据分析的工作,记者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专注于报道。只有专业的报道才能给这些数据赋予意义。

       Ferrara说:“只要哪里有数据,哪里就有机器人新闻报道潜在的可能。”

       美联社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全面实行自动化,我们期待在11月份的2014年腾讯网络媒体峰会上见到Ferrara,听他讲述如何在美联社平衡人与机器这一新的时代命题。

信息搜索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百度搜藏 百度空间 更多

下一篇:库卡系统为波音777装配机器人铆接系统

上一篇:日本研发新一代服务机器人 可开瓶倒酒讲外语

11844 网站会员
27212 资讯信息
780 视频信息

分类浏览

最新信息

更多最新信息
  • 2023新能源车展8月召开|锂电池展|充电桩展|动力...
  • 2023深圳国际金融理财投资博览会
  • 2023深圳警用装备展|第八届中国深圳军警反恐应...
  • 2023年12月1-3日深圳国际金融理财投资博览会...
  • 2023中国(合肥)砂石及尾矿与建筑固废处理技术...
  • CEF 2023上海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题展...
  • 2023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展览会...
  • 2023上海国际碳纤维材料及技术成果展览会...
  • 2023上海国际高端人工智能展览会
  • 2023上海国际运动休闲用品博览会(6月)...
  • 热点信息

    更多热点信息
  • 在工具坐标系中移动库卡机器人
  • 第八届天津国际机器人展
  • FANUC机器人零点复位(Mastering)的具体方法...
  • 李泽湘
  • 库卡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中运动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及人才培训
  • 工人的“另一只手” 库卡轻型工业机器人LBR iiw...
  • 机器人在美联社写新闻
  • 何敏佳
  • 郝玉成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沪ICP备19048117号-2

    本平台所有信息都来源于互联网和该发布信息者,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职有侵权,请尽快联系客服,我们将予以核实处理。
    客服邮箱:robot@robots-edu.com  客服QQ:258687972
    (c)2014-2021 机器人教育网 www.robo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